
三国时期,刘备虽然白手起家,创业之路异常坎坷,屡次遭遇挫折和失败,但他始终有诸葛亮、简雍、孙乾、关羽、张飞、赵云等一群忠诚的文臣武将相伴相助,最终才成功建立了蜀汉。然而,并非所有三国猛将都愿意跟随刘备,其中有六位英雄人物,他们宁死不愿追随刘备。这些人中股配资网站,四人最终被处死,只有两人得以善终。那么,他们分别是谁呢? 被处死的四人:陈宫、高顺、张任、庞德。
陈宫和高顺都是吕布麾下的得力干将。陈宫是吕布的首席军师,谋略可与诸葛亮相提并论;高顺则是吕布的陷阵营统领,每次战斗都身先士卒,是吕布手下的第一猛将。吕布在与曹操争夺兖州的战争中失败后,投奔了刘备,然而,陈宫和高顺依旧忠心耿耿,未曾选择投向刘备。后来,在白门楼之战时,陈宫和高顺拒绝归降曹操,但也未向刘备投降。倘若这两人向刘备求情,刘备很有可能会出面说情,保全他们的性命,但陈宫和高顺心如铁石,决意以死报国,宁愿死也不愿归顺刘备,最终被曹操杀害。 张任原是刘璋麾下的一员猛将,既有勇有谋。他曾设下埋伏,成功射杀庞统,并追杀刘备,甚至困住张飞。为了生擒张任,诸葛亮调动了赵云、张飞、黄忠、魏延、严颜等五员大将,才成功俘虏了张任的身体。然而,尽管张任被捕,他的意志依然坚定,始终没有答应归顺刘备。刘备多次劝说无果后,诸葛亮下令将张任处死,张任也因视死如归,最终丧命。 庞德的命运与张任相似。他原是马超的先锋将领,但在战乱中被马超抛弃,之后投降了曹操。庞德是个忠诚的人,在归降曹操后,他誓死效忠曹操,决定以命报答曹操的知遇之恩。在襄樊之战中,庞德坚持抬棺而战,决心与关羽决一死战。最终,庞德被关羽生擒,在关羽劝降时,庞德依然不为所动,拒绝归降,最终被关羽斩杀。刘备失去了这位猛将,庞德也未能得以善终。 得到善终的两人:张辽、张鲁。在白门楼上,除了陈宫和高顺之外,还有一员猛将表现得同样视死如归,那就是张辽。曹操见张辽不愿归降,命人将其推出去斩首。正当此时,刘备和关羽联手为张辽求情,最终曹操决定饶他一命。张辽深知刘备和关羽的救命之恩,理应选择投靠刘备,但他最终并未考虑过刘备的邀请,而是选择了忠诚于曹操,答谢曹操的宽容。张辽归顺曹操后,屡立战功,最终成为曹操五子良将之首。张辽于公元222年病逝,被追谥为刚侯。 张鲁,作为汉初三杰之一张良的十世孙,也是道教祖师张道陵的孙子,是五斗米道的第三代天师。虽然他本可以专心传播五斗米道,成为一位德高望重的天师,但张鲁却选择了割据一方,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权。刘备夺取益州后,接下来自然想要征服益州门户汉中,而曹操同样对汉中和益州虎视眈眈。面对两大势力,张鲁无法与之抗衡,最终选择投靠曹操。他选择宁为魏公奴,不为刘备上客,意思是宁愿成为曹操的部下,也不愿为刘备效力。尽管张鲁与刘备并无明显的恩怨,但他坚持归降曹操,并最终成为曹操的镇南将军和阆中侯,直到公元216年去世。 结语: 刘备作为仁德之君股配资网站,赢得了许多能人异士的支持,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辅佐他。在这些三国猛人中,有六位英雄坚决选择了拒绝投降刘备,其中四人最终死于非命,而只有张辽和张鲁两人得到了善终。
发布于:天津市美港通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