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围绕量子科学概念的议题正在市场上热烈发酵股票配资网站开户。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产业蓄势发力,未来10年将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
这令很多投资者对量子科学产生浓厚兴趣。
谷歌近期在顶级期刊《自然》上披露与Willow芯片相关的量子计算突破性研究成果。
谷歌声称该研究成果是历史上首次证明量子计算机可在硬件上成功运行一项可验证算法,其性能比当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还要快1.3万倍。
该项成果属于量子科技中的量子计算分支,对未来商业化落地量子计算机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量子计算机一旦被大规模应用,将会对人类整个研发体系和诸如人工智能、创新医学等和计算机强相关的产业起到“变革性”的影响。
一内一外两大消息,无疑正推动一些量子科技概念股受到青睐,走势良好。这也反映出市场对量子科技的美好向往。
其实量子科技的概念是比较宽泛的,比如近期股价受概念影响比较明显的,主要从事数字信任和数据安全相关的业务,为用户提供基于新一代数字信任技术的身份供应、身份管理、身份认证和基于密码技术的传输保护、访问控制、数据加密等信息安全系列产品以及相关的安全服务。
其业务中和量子科技产生关联的主要是密码安全产品方面的“抗量子相关技术”,本质上也是脱胎于量子计算科技的发展。
因为量子计算技术能够高效破解当前基于复杂数学难题的加密算法,商用密码体系将面临根本性威胁。
所谓抗量子技术,其实就是为应对这个难题所研发的一系列抗量子计算破解的新兴密码技术,以帮助金融、互联网、政务、交通、能源等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形成行业级的抗量子安全密码产品迁移与应用。
虽然比较垂直,但这个赛道的前景还是非常好的。根据ICV TA&K及光子盒研究院的数据统计,2024年全球抗量子密码产业规模增长迅速,达6.56亿美元,其中我国抗量子密码产业规模约为1亿美元。
预计随着各国抗量子密码标准的逐步落地,到2030年全球抗量子密码产业规模将达到150.08亿美元,期间的年复合增长率约为72.64%。至2035年,我国抗量子密码产业规模预计将达到181.80亿元,占全球产业规模的20.83%。
从2024年国内1亿美元的产业规模到2035年的181.8亿美元,仅国内市场就增长得如此迅猛,格尔在抗量子方面还是很有潜力的。
但即便泼天的富贵摆在那里,自身不硬的话,也没有办法接住。
后续格尔软件还需在以下两个方面努力向上:
一是要改善自身基本面。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6亿元,同比下降约40%;实现归母净利润-0.73亿元,同比下降44%。虽然由于下游客户特性的关系,其产品的市场需求高峰通常出现在下半年,销售收入也主要来自下半年。但同比的下降确实是一个警讯,需要密切关注公司第三、第四季度的营收和盈利情况。
如果盈利能力长期不能保证稳定,出现连续亏损,那么后续的研发费用肯定无法跟上,新抗量子技术的产出也会受到影响。
二是研发要给力。当前公司的抗量子密码(PQC)解决方案通过自主研发的下一代公钥基础设施(NGPKI)以动态安全架构为核心,通过“AI+密码”技术提升了证书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实现抗量子攻击能力与国密合规要求的深度融合,解决了传统密码系统效率与安全性难以兼顾的痛点。
但随着量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同业竞争的加剧,如果后续研发进展受挫,像量子技术这类迭代性高的前沿技术,很容易使公司面临“升级踏空”和“研发方向有误”等风险,这也需要投资者密切关注。
总而言之,不要仅凭一个概念就轻易作出判断,还要结合这家企业所掌握的核心技术情况和研发实力,以及诸如盈利能力等基本面情况,综合判断。
免责声明(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早餐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美港通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